Thursday, March 31,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股直肌



原文連結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rectus-femoris/

骨直肌(Rectus femoris)與其餘的幾條股四頭肌十分相似
它們都被股神經(Femoral N., L2-L4)所支配, 並且一同連接在脛骨粗隆(Tibial tuberosity)
就像股四頭做得最好的動作, 骨直肌可以伸展脛骨
 

由於主要來自於第四節腰椎, 這條神經較難受到椎間盤突出的影響
與之相對的是臀肌與膕旁肌, 它們主要受到最易受椎間盤突出影響的L5, S1神經根所支配
因此在椎間盤突出的病人身上, 股四頭肌掌控動作產生不平衡的動作模式是失能的原因

骨直肌並不是一條容易過度活化的肌肉, 如同大多數的雙關節肌肉
這條肌肉並沒有連接在股骨上, 與其他股四頭肌不同
骨直肌的動作是相對於髂骨(Ilium)拉著脛骨

骨直肌在近端有兩個連接點
最容易辨認的是髂骨前下脊(An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 正巧在縫匠肌(Sartorius)接點下方
 

另一個常常被忘記的骨直肌反摺頭(Reflected head)接點是在髖臼環(Acetabular rim)
連接到前外側的關節囊至臀小肌的深處


髖關節前方的連接處協助了下肢相對於骨盆的屈曲動作
通常會被稱為髖屈曲, 但是這跟一些主要的髖屈肌如內收肌與髂肌產生的動作並不完全相同

因為骨直肌並沒有連接在股骨
它屬於較弱的髖屈肌, 像是縫匠肌, 闊筋膜張肌, 腰肌, 以及骨薄肌

骨直肌的反摺頭非常像二頭肌的長頭
我個人喜歡這種不同肢體上的比喻方式
骨直肌連接在髖臼環靠近盂唇處,如同二頭肌長頭連接在於盂肱關節唇(Glenohumeral labrum)上

因此, 關節唇撕裂通常會因為伸長虛弱(Stretch-weakening)的肌肉而難以根治
在短跑衝刺的族群身上, 髖臼關節唇撕裂的症狀十分常見
如果骨盆卡在前傾的位置, 在跑者反覆的執行髖伸展
會造成骨直肌的反摺頭會呈現伸長虛弱的狀態

當我看到骨盆前傾的人(大多數人)在用傳統方式伸展股四頭肌時, 我感到十分可怕

他們把腳固定在背後, 伸展他們的股肌(Vastus)
但是如果他們有骨盆前傾的情況, 反而是在靠近關節唇的位置猛力拉扯骨直肌反摺頭
增加了髖關節不穩定以及關節唇撕裂的可能性(見下圖)

這可以很簡單快速修正, 確保在伸展股骨時骨盆是處於中立位置

要強化骨直肌最好的方法之一,  就是保持膝伸展並且執行相對於骨盆的下肢屈曲
下圖是一個標準的懸吊提腿(Hanging leg raise)示範


如果這太簡單了, 可以嘗試挑戰從地上, 從吊環, 從雙槓(Paralettes)執行直角支撐(L-sit)

不管你選擇什麼運動或是伸展方式, 請考慮你的目標
並且永遠記得將解剖考慮進去
為自己設立成功, 而不是製造一個伸長虛弱的肌肉或是造成肌肉撕裂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Wednesday, March 30, 2016

[進階肌動學] 足部的旋前(pronation)與旋後(supination)


足部是一個非常有趣而且複雜的關節
因為人是雙足步行生物
踝關節同時需要高度的穩定度以及活動度
評估的過程也相對的複雜
需要考慮整體下肢的生物力學 而不能單單只看這一個區塊

比較進階的評估方式需要明確區分前足(Forefoot)與後足(Rearfoot)

真正的旋前(Pronation)與旋後(Supination)是以後足跟骨(Calcaneous)為基準

旋前包含: 背曲(Dorsiflexion)/外翻(Eversion)/外展(Abduction)/內轉(Internal rotation)
旋後包含: 蹠屈(Plantarflexion)/內翻(Inversion)/內收(Adduction)/外轉(External rotation)
NTUPT © 2002-2008 Huei-Ming Chai, PhD PT All Right Reserved

而有些更專門介紹步態的書籍
會將其分為Type I與Type II, 差異在於背曲與蹠屈的動作差異
Type I  Pronation是DF/Ever/Abd/IR
Type II Pronation是PF/Ever/Abd/ER
這些動作分別會出現在步態的不同時期中
NTUPT © 2002-2008 Huei-Ming Chai, PhD PT All Right Reserved

前足也會有旋前與旋後的動作產生
如果是代償性的動作則被稱為Pronation/Supination Twist
當後足的旋前不足時, 可能會過度前足旋前來代償
當後足的旋後不足時, 可能會過度前足旋後來代償

在評估扁平足/高足弓/足部問題時
不該只有結構性或功能性
還需要考慮是否是代償性的問題

拇指外翻的人, 可能並不是過度旋前造成的
而是後足旋前不足產生的前足代償性結果

高足弓的人, 可能並不是過度旋後造成的
而是後足旋後不足產的的前足代償性結果

如果沒有將其好好區分評估, 治療可能會適得其反
尤其是在鞋墊的給予上要更加注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I-Chen Liu, PT, MS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Tuesday, March 29, 2016

[基礎鑑別診斷] Osteoarthritis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OA)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
在討論其他關節疾病前, 一定要先了解這一項
臨床上常使用影像診斷當做標準進行確診分級

© Arthritis Research UK 199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OA的常見症狀特色有:
1.鈍痛感
2.症狀緩緩增加
3.常見於髖關節, 膝關節, 頸椎
4.在承重(WB)狀況下惡化
5.在休息狀況下緩解
6.早晨僵硬(Post-rest gel)小於30分鐘
7.通常不會影響複數關節

物理治療師的評估與治療
可以使用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 臨床指引
http://www.rheumatology.org/Practice-Quality/Clinical-Support/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Osteoarthritis
以膝關節OA為例, 在沒有影像報告下滿足其中三項即可懷疑
1.年紀超過50歲
2.早晨僵硬小於30分鐘
3.主動關節活動有喀喀聲
4.骨頭疼痛
5.關節腫大
6.觸診時滑囊溫度無上升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performanc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primary care
這一篇2006的研究指出
Knee ACR Guideline與影像診斷相比似乎並不是太理想
Sn:0.41/Sp:0.75/PPV:0.44/NPV:0.72
然而本篇使用了修正版ACR guideline而非上述的傳統式
而不管是ACR或影像對於早期或中期的診斷都偏弱
因此團隊認為無法以影像做為黃金診斷, 只有相對性的診斷能夠比較

不過對於第一線的診斷
ACR guideline仍舊是一項被廣泛認可的檢查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I-Chen Liu, PT, MS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Monday, March 28,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股二頭肌 短頭



原文連結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short-head-biceps-femoris/

我對於哪些肌肉真正組成膕旁肌(Hamstring)有很強烈的意見
膕旁肌群應該要滿足下列所有條件:

1.需要被脛神經(Tibial nerve)所支配, 是真正與股神經(Femoral nerve)對立的神經

2.需要能相對於髖臼(Acetabulum)伸展股骨(Femur), 例如髖伸展(Hip extension)

3.需要能夠相對於股骨彎曲小腿, 如膝屈曲(Knee flexion)


腓腸肌(Gastrocnemius)滿足第一與第三個條件, 幾乎能稱作膕旁肌的一部分

甚至是膕肌(Popliteus)也一樣, 同樣滿足第一與第三條件

內收大肌(Adductor magnus)的膕側頭(Hamstring head)也是, 它滿足了第一與第二條件

但是, 唯有股二頭肌的短頭(Short head of biceps femoris)被廣泛認同是膕旁肌之一

我對此有很大的疑問

股二頭肌短頭只符合了條件三

股二頭肌短頭是由總腓神經(Common fibular nerve)所支配 - 與真正膕旁肌不同

股二頭肌也沒有跨過髖關節 - 與真正膕旁肌不同

股二頭肌短頭甚至比蹠肌(Plantaris)更不接近真正的膕旁肌!

我認為股二頭肌短頭是真正膕旁肌功能的主要代償者

這條肌肉與真正膕旁肌不同, 有著不同的神經支配並且少跨越了一個關節 
股二頭肌短頭可以使膕旁肌的失去該有的能力

在大體解剖上
內收大肌膕側頭(Addcutor magnus' hamstring head)的上部結束在股二頭肌短頭的開始處
當我看到這個情況, 我知道這兩條肌肉想一起替代真正的膕旁肌

如同我的好友Jason Kapnick說
"Things that wire together fire together" "連接在一起的必一同活化"(編譯)

而股二頭肌短頭與其他臀部以下的後側鍊並沒有接續在一起

因此, 股二頭肌短頭必須被獨立評估, 而不是與膕旁肌一起

股二頭肌短頭連接在股骨粗線(Linea aspera)上
經由肌間隔(Intermuscular septum)與股外側肌(Vastus lateralis)分割開

這個間隔可能會變的對觸碰格外敏感, 我甚至有一個患者幾乎從床上跳起來
當患者將其誤認為"髂脛束症候群", 我會向他們解釋這一區域的解剖構造

在那些無法完全膝伸展的族群, 股二頭肌短頭的問題需要被處理

也許更重要的是, 股二頭肌短頭阻礙了完全的髖伸展

股二頭肌短頭與長頭在終止處上方幾英吋的位置聯合在一起
*(原文處above femoral head應為筆誤)

如果股二頭肌短頭過度活化, 會用力的往股骨拉扯
造成股二頭肌長頭在髖關節處失去功能

過頭動作與前彎時有膝彎曲情形的族群, 通常他們用膝屈曲去交換了髖伸展的能力
股二頭肌短頭也會阻礙步態的擺盪期(Swing)與著地期(Strike)
這是兩個需要肌肉離心承重去支持的階段

我看過因為這種情況而引起坐骨神經痛的例子
因為股二頭長頭過緊而壓迫到神經(梨狀肌太過度被強調了)

如果股二頭肌的長頭被往股骨與腓骨拉扯, 
會將其拉往橫越坐骨神經的位置, 而造成小腿後側到足部的麻刺感

我希望你們開始將股二頭短頭看作是獨立的肌肉

長頭與短頭是兩條不同神經支配, 不同起始點, 不同功能的肌肉

對於股二頭肌短頭, 我希望你們將這條單關節放在常見活化的清單上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hursday, March 24,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臀大肌與膝蓋



原文連結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gluteus-maximus-and-the-knee/

這個週末, 我在紐約教神經動力療法(NKT)第一階課程
我們優秀的助教團隊展示給學員們髖部結構與膝蓋之間的關聯性

近來的研究終於不再把大多數膝蓋的問題歸咎於骨內斜肌(Vastus Medialis)
而把更多的關注放在臀中肌(Gluteus Medius)

藉由壓縮髖關節的能力, 臀中肌協助控制了膝蓋的外翻(Valgosity)
額狀面(Frontal plane)上的穩定性保護了膝蓋內側的結構, 避免膝蓋失控時產生的壓迫


但是臀中肌並不是一切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以及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 Lata)經由髂脛束(Iliotibial band)連接到膝蓋外側, 提供了膝蓋內旋時的外側控制

臀大肌也在步態的推進期(Propulsion phase)強化了外側與矢狀面上膝蓋的穩定性

臀大肌是全身上下最強壯的肌肉
但也同時是最容易在功能上被抑止的肌肉

我們許多人都坐的太久, 沒有去發揮它的功能

我們許多人在執行鉸鍊動作(Hinge)時都動在腰椎而非髖關節
使臀大肌無法活化, 造成腰薦神經的壓迫

如果臀中肌的復健無法使膝蓋完全康復
評估看看受抑制的臀大肌與膝蓋控制的關聯:

1.過度活化的闊筋膜張肌(TFL)

2.過度活化的膝蓋內轉肌(如半膜肌, 骨薄肌, 縫匠肌, 膕肌)

3.過度活化的足旋前肌(Pronators)

4.深層的外轉肌取代了臀大肌

5.距小腿關節(Talocrural)與距下關節(Subtalar)障礙
   無法從旋前位置(pronation)轉移到到旋後位置(Supination)

6.著地與推進時的膝蓋控制障礙

7.膕旁肌(Hamstring)與小腿肌(Calves)在矢狀面成為主控肌

由於臀大肌與膝蓋間的關聯
在膝蓋問題鑑別診斷時一定要包含這塊肌肉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hursday, March 17,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髖關節壓迫



原文連結 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hip-compression/

髖關節是一個球狀三軸關節(ball-and-socket, triaxial), 擁有極大的活動能力
股骨(Femur)與髖臼(Acetabulum)共同形成這個關節
執行屈曲, 伸展, 外展, 內收, 內轉, 以及外轉的動作

在健康正常運作的情況下
髖關節在活動時會自然的產生增壓(Compression)減壓(Decompression)

下肢在步態的擺盪期(swing), 髖關節會自然壓迫
在跟骨著地期(Heel strike)會有些微的減壓然後擺盪髖關節進入全壓迫
這一時期包含了髖屈曲, 內轉, 以及內收
或著直接稱為全壓縮(Full compression)

這個動作產生自許多的肌肉
不過其中2/3的動作來自於健康的臀中肌(Gluteus medius)

當我們從擺盪狀態(suspension)進到推進期(propulsion)時
我們的髖關節需要減壓, 使髖關節可以伸展, 外轉, 以及外展

有許多人在這個階段轉移的過程中會產生問題
下面是幾個常見的可能狀況

1. 右側腹部穩定度(Abdominal stability)不足

2. 在旋前(Pronation)時跟外翻(Eversion)不足, 限制了推進的能力

3. 髖關節肌肉推進力不足, 例如臀大肌

4. 摔倒或是車禍造成的髖關節內轉, 內收夾擠症


這些原因可以連結到各種可能
像是不對稱的右側橫隔膜/肝臟位置, 右側慣用手, 整天坐著.....等等

因此會造成髖關節錯誤的動作模式
使關節保持在一個壓迫的位置

髖關節無法完全減壓會導致關節渴求活動的能力
也會更需要關節內的營養供給與潤滑

有些患者會表現出C型的疼痛問題, 從胯下延伸到外側髖部再到臀部
每當遇到這種類型的疼痛, 我首先會先想到: 有壓迫

這種疼痛會因為走路而惡化, 因為髖關節無法完全減壓去產生推進的能力
這種疼痛也可以會因為過度的坐或蹲下而惡化, 這是雙腳著地時髖關節移動到適度屈曲的位置

這些患者會求任何人去拉他們的腿, 讓關節減壓

請千萬不要這樣做

除非這個人是因為摔倒或是事故產生的壓迫
否則髖關節壓迫造成的錯誤動作模式是不會因為拉開關節而有所改善

更常見的情況是
髖關節的壓迫是為了給從腹部洩漏的張力(tTension-leaking abdomen)增加穩定性
如果不去處理這個能量的損失, 反而去拉扯這個關節
通常在治療後這個關節會壓迫的更加嚴重

Gray Cook稱這個情況為"Bring mobility to a stability problem"
用活動性處理穩定性問題(編譯)

張力外洩的腹部會誘發肌肉的活動 , 例如恥骨肌(Pectineus)
這條連接在股骨與骨盆上的內收肌會強化壓迫的姿勢

內轉內收的髖關節會將深層閉孔肌(Obturators)鎖在離心收縮的位置
產生病理性的壓迫使得淺層臀肌失能

由於閉孔肌更靠近關節, 使位置感覺系統(Position sensing)去告訴其它臀肌:
"這邊已經進行壓迫, 不需要正常的加壓(臀中肌)或是減壓(臀大肌)啦"

所以外層臀肌執行的正常髖關節增壓與減壓
會被更靠近關節的穩定小肌群不正常的增壓所掌控

拜託 - 不要再要求你的朋友或家人去用力拉扯這個關節
這樣會製造出一個長期不穩定的髖關節, 而產生更多的壓迫
而更多的壓迫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產生

在我的Youtube頻道上, 你可以看到半跪姿, 硬舉, 壺鈴擺盪, 三平面髖關節穩定, 推進(髖減壓), 以及腹部和臀部啟動技術的影片

你也許不知道哪一個對你是最正確的
但是如果有疼痛問題, 你需要先評估, 可能還需要接受治療

如果有這方面的問題
請去尋找有能理照順序處理腹部張力外洩以及髖壓迫的動作專科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Sunday, March 13,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薦髂關節




薦髂關節(Sacroiliac)是一個非常穩定的關節
同時擁有纖維性與可動性的結構

髂骨(Ilium)與薦骨(Sacrum)的關節面共同組成了這一個關節

即便是青年時期, 這個關節也追求更多穩定性而非活動性

前側薦髂韌帶(Anterior sacroiliac ligament)與極度厚實的後側薦髂韌帶(Posterior sacroiliac ligament)穩定住這個關節
同時也作為許多重要韌帶到坐骨(經由薦椎結節韌帶Sacrotuberous ligament), 到尾骨(經由薦椎結節韌帶Sacrotuberous ligamant以及背側薦尾椎部韌帶Dorsal sacrococcygeal ligament), 以及到下腰椎(經由髂腰韌帶Iliolumbar ligament)的連接點

薦髂關節有著非常特別的內韌帶, 稱為骨間韌帶(Interosseous ligament)
在薦髂關節穩定骨盆時避免關節的過度活動
使這個關節有了纖維性的特色

薦髂關節的營養來自於髂內動脈()Internal iliac artery的後側分支
而薦髂關節的神經分布在文獻資料裡面有所衝突
研究認為這個巨大的關節有許多來自於腰薦神經的重複分布
包含有:閉孔神經L2-L4(Obturator N.), 腰薦神經幹L4-L5(Lumbosacral trunk), 臀上神經L4-S1(Superior gluteal N.), 以及最初的薦骨腹側神經支(Sacral ventral rami)

薦髂關節的活動有限
前側與後側的傾斜動作稱為點頭(Nutation)與反點頭(Counternutation)
因為有許多厚實的連結, 這個關節在橫向平面只允許了小於兩度的活動

Connections from the SI joint ligaments blend with the iliolumbar ligament, the same attachment for both the quadratus lumborum and iliacus muscles. These two muscles serve as enormous stabilizers for this joint.
由薦髂韌帶起始的連結處混和了髂腰韌帶, 同樣的連結處還有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髂肌(Iliacs), 這兩條肌肉作為薦髂關節強大的穩定肌群

如果這兩條中任一條肌肉產生了不平衡, 薦髂關節的動態穩定便會受到影響
最常見的情況會造成骨盆前傾, 壓迫薦髂關節前側
而疼痛通常會出現在關節被拉扯的後側
為了要把關節打開然後使這個關節回到較少壓迫的位置
需要去評估肌肉的不平衡以及薦髂關節的減壓
通常這種現象也被稱為下交叉症候群(Lower Cross Syndrome)

在薦髂關節受壓迫時,最常見會向心收縮(肌肉縮短)的犯人有:
- 過度活化的髂肌(Iliacs)
- 過度活化的豎脊肌(Erector spinae)
- 過度活化的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可能會被豎脊肌抑制)
- 過度活化的梨狀肌(Piriformis)
- 過度活化的尾骨肌(Coccygeus)(經由薦棘韌帶)  

而下交叉症候群常見被抑制的肌肉有:
- 受抑制的腹肌, 特別是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is)與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 受抑制的多裂肌(Multifidii lumborum)
- 受抑制的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 受抑制的腰大肌(Psoas major)

請記住:
當肌肉失去作用時, 韌帶需要出來支持著
它們不像肌肉有這麼多的可動性, 而且也沒有豐富的血管供應

但是, 韌帶有著本體感覺以及痛覺受器
關節的變化絕對會造成關節囊張力上升, 增加疼痛的可能性

沒錯 - 你可以感覺到它們

受刺激的韌帶需要經過發炎而治癒
在癒合過程中也需要肌肉共同工作以維持動態結構

反過來說也成立
特別是受傷或妊娠期間
薦髂韌帶會變得鬆弛, 允許比平常更多的旋轉動作
肌肉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改變神經肌肉控制來適應新的動作範圍
也會造成薦髂關節的失壓(Decompression), 造成薦髂關節的不適

如果你正在處理受傷後或者孕期前後的薦髂關節
需要特別教導你的客戶如何更好的使用周邊關節, 像是腰椎或者髖關節

學習腹部的穩定, 將會減少薦髂關節在髂腰韌帶與腰薦關節上的活動

學習髖關節的控制, 髂腰關節將被要求提供更多的穩定性給需要活動的髖關節
適當的深蹲與髖關節鉸鍊技巧(Hip hinging)的訓練對這個族群非常有效 
特別對於有從床上或椅子起身的問題

如果你的薦髂關節持續疼痛, 最好去看看動作評估專科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hursday, March 10,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背側吊帶



原文連結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dorsal-sling/

背側吊帶(Dorsal sling)是一種功能性動作系統, 大部分位於身體背側

這條吊帶經由三層菱形狀的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連接了闊背肌(Latissimus dorsi)到對側的臀大肌(Gluteus mximus)

我們可以將對側腳產生的力量經由這個系統傳遞出去
這套特殊的系統協助了我們產生以及傳遞力量, 特別是步態中伸展(Extension)的部分

現在站起來.
你正使用著兩側的背側吊帶協助你做出這個動作
接著, 往前走一步然後停在這個一腳在後的位置
後側腳現在正在活化臀大肌, 同時闊背肌活化協助對側手臂的向後擺動

問題是這條吊帶位於背側, 常常會被忽略或是忘記
但卻是我們抵抗重力的重要關鍵

不論何時, 只要讓這條吊帶失去功能
我們就會呈現一個屈曲的姿勢, 並且無法維持穩定以及脊椎的中立(Spine neutrality)

許許多多的人都有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整天坐著, 造成腰椎的壓迫
再見了, 臀肌

然後我們抬頭看著電腦, 低頭看著手機
再見了, 闊背肌

我們一整天都在重複這樣的事, 然後期待我們站起來時這些影響都會神奇的消失

我相當確信許多動作上的障礙是起始於背側吊帶的問題

從脖子痛到背痛到椎間盤突出到膝蓋痛
通常都可以看到失去作用的背側吊帶


不要忘記闊背肌與臀肌都藉由菱形狀的肌膜連接到腹部肌肉組織

這片肌膜包覆並連接了深層核心與淺層核心肌群
像是腰肌, 腰方肌, 腹內斜肌, 多裂肌, 豎脊肌, 以及腹橫肌

IMG_1189.JPG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Wednesday, March 9, 2016

[進階肌動學] 下斜方肌 lower trapezius


Häggström, Mikael. "Medical gallery of Mikael Häggström 2014"

斜方肌分為上中下三個不同的區塊
雖然由相同的神經支配, 但除了肩胛內收以外分別執行了不同的動作
常見的失能模式為上斜方抑止了中下斜方肌的活化
特別是下斜方肌的失能
在同樣的神經支配下這個模式並不會很意外

下斜方肌
起點位於T5-T12的脊突(Spinous process), 有些ref是T4-T12
連接到肩胛脊(Spine of scapula)
產生的動作是肩胛上旋(Upward rotation), 肩胛內收(Retraction), 肩胛下壓(Depression), 以及比較少被提到的肩胛外轉(External rotation)
由於連接在脊椎上, 也會產生軀幹的動作
當肩胛骨固定時, 產生對側旋轉(Contralateral rotation)的動作(將SP往同側拉動)
當脊椎固定時, 產生同側旋轉(Ipislateral rotation)的動作
單側活化時, 產生軀幹同側側彎的動作
雙側同時活化時, 產生胸椎伸展的動作

下斜方肌由第十一對腦神經-副神經(CN. XI), 以及頸椎第三第四神經(C3, C4)所支配
副神經還同時支配胸鎖乳突肌(SCM)和部分口腔肌肉群
C3, C4除了斜方肌外
也支配了提肩胛肌(Levator scapula), 斜角肌(Scalene)
更重要的是與C5匯合出膈神經(Phrenic nerve)去控制橫膈肌
上面的相關肌肉都指向一個重要的活動:呼吸

在呼吸有問題的個案身上
看到過度活化的頸部肌肉抑止下斜方的活動非常常見

在物理治療的檢查部分
可以看下列兩個簡單的測試

1.Supine shoulder flexion
肩關節應該要能執行完整的活動角度, 手臂應該碰到地面
並且沒有肋骨浮起(rib flare)或是脊椎拱起(spine extension)的情況
http://fitness.mercola.com/sites/fitness/archive/2010/09/25/resistance-tubing-and-bands-pros-and-cons.aspx

2.Apley test:
如果有肩關節內旋(Internal rotation)不足的情況
注意肋骨是否浮起或是產生翼狀肩胛(winging scapula)去代償
 

肋骨的浮起可以代償不穩定的肩胛創造更多可活動的空間
但是會因此降低肩胛胸廓關節(Thoracoscapula joint)的一致性(Congruence)
記得在訓練下斜方肌之前, 一定要確認肋骨的位置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I-Chen Liu, PT, MS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Sunday, March 6,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閉孔外肌



六條髖關節深層外轉肌是一群很神奇的肌肉

它們既深層又複雜, 即便是研究者也無法完全確定他們在不同平面上的動作

向心收縮的部份:
生物力學家傾向於認定這六條肌肉在髖關節伸展時外轉股骨
而在髖關節屈曲時外展股骨(除了股方肌(Quadratus femoris)以外)

這些肌肉位在表層巨大的臀大肌之下的深處
被埋藏在更深處的是最前側的外轉肌:閉孔外肌(Obturator externus, OE)

閉孔外肌從恥骨的前側與閉孔膜(Obturator membrane)側向連接到股骨轉子窩

這條肌肉大部分位在股方肌的前側
迫使解剖學家需要將股方肌切開才能從後側看到閉孔外肌

另一個替代方案則是從前方來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區域, 閉孔外肌位在恥骨肌(Pectineus)之下
這兩條肌肉都傾向外轉股骨, 並且更傾向於在屈曲期活化

這歸因於它們兩者的位置以及它們共享了閉孔神經後側枝的支配
這條神經由L2-L4的腹側(Ventral rami)前枝而來

這代表了什麼? 這有一些重要的意義

1.觸診這條肌肉時, 從前側下手而不是後側
   從前側你只需要經過約半英吋的組織
   相較於後側要經過5-8英吋的組織
   有更高的機率可以感覺到這條肌肉

2.如果肌肉更傾向於在屈曲期活化, 會在前側動力鍊的動作上參與更多
   所以閉孔外肌在縮短期會傾向於與股四頭肌與內收肌一起動作

3.當這條肌肉被鎖在拉長的位置時, 會造成髖關節壓縮
   由於這條肌肉從骨盆前外側連接到大轉子後側凹窩
   就像是彈弓一樣, 跟閉孔內肌一同將股骨卡在髖臼(Accetabulum)內


髖關節需要被壓縮時這個功能非常好, 像是在步態中前腳承重的時刻
但在髖伸展與外轉時就會造成問題, 此時這些肌肉就會被鎖在拉長的位置

結果就是你會有髖關節壓迫的症狀產生
像是外轉能力的降低, 以及產生"C"徵兆-從髖關節前側口袋延伸到後側口袋C形區域的疼痛

所以如果有慢性的髖關節疼痛
去評估閉孔外肌以及其他外轉夥伴們是否主掌了你的髖關節

想想像臀大肌這種既巨大又強力的肌肉會被微小的閉孔外肌給無力化有多神奇
但這在髖關節壓迫的個案身上絕對是可能的

如果你的病人有巨大的屁股(像是我自己)
從前側觸診閉孔外肌絕對簡單的多

看看解剖圖譜, 從股三角的前側去觸診, 它就在恥骨肌的下面

注意:
如果你感覺到脈搏, 馬上放開它, 因為你摸到了股動脈
需要往更內更深層,靠近恥骨的位置去觸診


重新去探索這條肌肉, 它的功能, 以及它的位置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hursday, March 3,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骨盆底肌失能與閉孔內肌




原文連結 
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pelvic-floor-dysfunction-and-obturator-internus/

骨盆底肌(又稱為骨盆橫隔膜)是用來避免腹腔與骨盆內器官從下方掉出去的肌肉群
它們也用來協助呼吸, 咳嗽, 性交, 排泄, 以及分娩

骨盆底肌過於緊繃時常見的症狀如下
- 性交時疼痛
- 排尿啟動困難
- 便秘
- 噴射力道般的排尿

而當骨盆底肌過於鬆弛時常見的症狀則會有
- 大小便失禁
- 直腸與尿道脫垂

骨盆底肌有一處連接在閉孔內肌筋膜延伸出來的肌腱上

閉孔內肌在髖關節伸展時是外轉肌, 而髖屈曲時是外展肌

如果閉孔內肌過度活化, 它會將骨盆底肌一起拖下水
反過來說也是
閉孔內肌無法適當使用時, 同側的骨盆底肌可能會鬆弛

假如已經出現骨盆底肌的症狀, 一定要去檢查評估
如果常常翹二郎腿或是有髖關節夾擠的問題, 確定評估者有考慮閉孔內肌的 問題

如果你的髖關節夾擠沒有任何的進展, 請他們評估你的骨盆底肌

討論骨盆底肌的失能可能很難以啟齒
但對於專業人士來說這一點也不是問題
他們已經聽過許許多多類似的問題
你需要敞開心胸然後找出解決之道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