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8,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腰肌連結



原文連結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psoas-connections/

如果一個人知道腰肌, 有非常高的機會他一定會去伸展它

想像這條肌肉被伸展讓我覺得十分可怕

因為當我在解剖時, 腰肌常常直接在我手中分裂開來

截至目前為止, 我已經看過並且協助解剖超過850對腰肌

離心承重(伸展)這條肌肉, 你會牽扯到許多不應該去拉扯的組織

腰大肌連接在椎間盤上, 從最後一節胸椎椎體下方延伸到第五腰椎椎體

正好略過了腰薦椎間盤, 一個容易產生椎間盤突出的區域

連同椎間盤, 腰肌的很大一部分連接在巨大的椎體前側以及橫突

上方連接於橫隔膜的內側弓韌帶(medial arcuate ligment)
內側腰肌纖維則與橫隔腳(diaphragm crura)幾乎無法分辨開來

所以在你每一次呼吸時, 腰肌與橫隔膜共同提供脊椎前側的穩定

在發育過程中, 腰肌圍著重要的腰椎神經成形
解剖時, 這些神經埋在腰肌內, 多到在切除腰肌之前無法清楚的看到神經源頭


這些神經支配著大腿上的重要肌肉
以及感覺分布於前側腹部, 大腿, 鼠蹊部, 甚至是陰囊與大陰唇
還有自主神經系統也穿入腰肌的深層內側

覆蓋住腰肌的筋膜也覆蓋了腎臟, 以及鄰近的腰方肌

這就是為何"腰肌徵象(psoas sign)"(髖屈曲)在腎臟疼痛時會使其更惡化

腰大肌到這還沒結束, 他跟另一條稱為髂肌(iliacs)的髖屈肌與外轉肌鄰接
這兩條肌肉有著不同的神經支配但共享在股骨上的接點

腰肌橫跨了許多關節, 髂肌則否
髂肌也沒有神經穿過其中, 也不負責腰椎的穩定

如果你的下背疼痛而且感覺髖屈肌(前側口袋)緊繃
伸展腰肌可能是個錯誤的選擇

特別是無法將前側肋骨拉往髖關節的人
胸廓的前傾對於橫隔膜正確的向下收縮特別重要

這種現象在橫隔膜緊繃的人身上特別容易發現

伸展鄰近的組織 - 但不是腰肌

如果是骨盆前傾產生的髖緊繃, 腰肌不是你該伸展的對像
想想對所有通過腰肌的神經產生張力會發生什麼

穩定脊椎並且移動髖關節

釋放你的胸廓使得橫隔膜能適當的移動

讓腰肌休息並且專注在周邊的結構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腰方肌




原文連結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quadratus-lumborum/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 QL)是後側腹腔壁特別重要的一條肌肉

連接在L1-L4的橫突, 附著於髂腰韌帶(iliolumbar ligment)髂脊(iliac crest)


這些連接點使髂腰肌處於從側邊穩定脊椎的絕佳位置
就像是大橋上的纜線, 如下圖所示



髂腰肌也附著於12對肋骨下側, 是連接在T12椎體的浮肋
以及經由外側弓韌帶(lateral arcuate ligament)附著於胸隔膜(thoracic diaphragm)



所以腰方肌也能用於協助呼吸

這條穩定腰椎的關鍵肌同時也做為呼吸肌絕不是偶然

你的每一次呼吸都可以協助腰方肌去穩定脊椎, 或者正好相反

許多有屈曲耐受不足(flexion intolerance)的人同時有慢性的腰方肌緊繃與疼痛

屈曲時失去腰椎的穩定度會導致這條肌肉緊繃
如果只伸展腰方肌而卻沒有提供穩定性, 會造成更強烈的反彈緊繃


如果豎脊肌或是多裂肌沒有提供足夠的脊椎支撐
腰方肌就會是你最深, 最後的屏障去維持脊椎的直立


相反在伸展耐受不足(extension intolerance)的推論也成立
腰方肌是背伸展的動作肌並且常常是腰椎過度伸展族群的疼痛源頭


腰方肌的前側與後側分別被胸腰筋膜的前層與中層覆蓋
跟位於其前側的腎臟共享筋膜
這條筋膜將腰方肌連接至裡層與表層的核心肌群



腰方肌在肋骨端固定時, 可以做出骨盆提高(pelvic hike)的動作
如果臀肌沒有在冠狀面(coronal plane)穩定住髖關節, 腰方肌會代替這個功能


L1神經腹前支(ventral rami)穿過腰方肌與其前側的筋膜
過度緊繃的腰方肌會刺激這條神經, 造成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上側與周邊疼痛或是麻木



這條疼痛的肌肉被全世界當成是”bad back”

但是這條肌肉之所以如此緊繃是為了穩定你的脊椎

盲目的去伸展腰方肌之前, 記得我們提到的纜線比喻

常常過度工作的腰方肌其實需要你的幫助

不要只是伸展, 按摩你痠痛的腰方肌

教會你的腹部與髖部肌肉去分擔這些負擔

如果你的身體側彎時有拉高骨盆的現象, 你的臀肌可能沒有做該做的工作

如果你在前彎或伸展時有疼痛產生, 你的核心肌群可能沒有適當的誘發

接受評估與矯正, 看看你的腰方肌是否需要其他組織來分擔責任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uesday, February 23, 2016

OKC開放鍊運動 V.S. CKC閉鎖鍊運動


開放式運動鍊(OKC)跟閉鎖式運動鍊(CKC)比較表
出自Closed kinetic chain exercise: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multiple joint exercise

                          OKC                     CKC
壓力模式        旋轉                    線性
關節活動軸   主要單一            多重
肢體活動       一端固定             同時活動
                         一端活動
活動關節數   獨立關節活動    多重關節活動
活動平面       單一                      多重
肌肉活動       單一肌肉/肌群   協同收縮
活動模式       通常非功能性     顯著功能取向

看完這個表 我只想翻桌而已啦
沒有範例跟說明鬼才看得懂啊啊

傳統定義如下
OKC:肢體遠端自由活動且不附著於任何物體上
CKC:肢體遠端固定在固定或移動物體上
這個定義超級困擾

最經典的代表就是腳踏車 依照定義應該要劃分為CKC
更進一步來看, 很多看起來是OKC的東西都會變CKC 像是bench press
很容易造成混淆, 為什麼動作一樣 有時是OKC 有時卻有CKC

根據運動醫學專科的看法來看
CKC需要包含以下特色
1.可以從單一關節的活動預測其他關節活動
例如深蹲這個動作, 膝蓋在伸直時, 腳踝一定掌屈, 髖關節一定在伸展
2.肌肉徵召模式與關節活動與遠端自由活動時不同
動作無法在開鏈式運動下重現出來
3.concurrent shift 在活動過程中肌肉兩端產生向心與離心收縮
再拿深蹲來看, 股四頭肌膝蓋端縮短而在髖端伸長

因為CKC與OKC有不同的訓練目標與考量
在創造個人化訓練課程時絕對不能不考慮
OKC訓練適合目標與優點
1.增加加速度
2.減少活動阻力
3.專注單一關節/肌肉/肌群
4.增加力量
CKC適合目標與優點
1.增加關節穩性定/抗壓力
2.刺激關節感覺受器
3.增強動態穩定性
4.增強神經肌肉控制連結

所以不管功能性不功能性, 器械或不器械
關鍵都在於你訓練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由I-Chen Liu, PT, MS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髂腰韌帶



 
原文連結 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iliolumbar-ligament/


髂腰韌帶(iliolumbar ligment)是一條非常深層而且非常重要的韌帶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下側以及髂肌(iliacs)上側的附著處

 
為什麼這個連結特別重要呢


由於這條韌帶附著了許多重要的結構
我們需要去了解它的解剖構造


髂腰韌帶的命名來自於它的附著處
內側附著於L4L5的腰椎橫突
外側附著於髂窩(Iliac fossa)髂脊(Iliac crest)以及薦骨(Sacrum)


在解剖的時候, 要從後側看到這條韌帶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條韌帶被埋在皮膚, 淺層脂肪筋膜(Superficial fatty fascia), 深層肌筋膜(Deep muscular fascia), 胸腰腱膜(Thoracolumbar aponeurosis), 以及幾吋厚的豎脊肌(Erector spinae)之下


在腹腔內, 髂腰韌帶可以在最後側找到
成為後側腹腔壁(retroperitoneumm)的重要組成

在移除大約30呎的小腸與腹膜(Peritonem)
髂腰韌帶可以清楚顯示出與骨骼標誌以及鄰近軟組織的連結


前側的這些連結使髂腰韌帶對於建立適當的腹腔內壓(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特別重要


韌帶的上側束附著在胸腰筋膜前層(Anterior layer of thoracolumbar fascia, a-TFL)
因此, 協助傳遞連接在胸腰筋膜前層的深層核心肌群所產生的力量

這些肌肉包含了多裂肌(Mutifidii lumborum), 豎腰肌(Lumbar erector spinae), 腹橫肌(Transvere abdominis)以及內斜肌(Internal abdominal oblique)  

這些代表了什麼呢

代表髂腰韌帶可以儲存深層核心肌群用於產生腹內壓的動能並轉移到其附著的組織 
例如腰方肌與髂肌
  
這可以解釋了為何缺少深層核心肌群產生的腹內壓
會導致由腰方肌到下背以及髂肌到髖關節動力分佈的失能
 

深層與淺層核心以及髖關節肌肉間的連結協助了軀幹穩定轉移至髖關節活動的能力
以及協助步態中的壓縮期(compression phase)
包含了腰方肌造成的髖提高(hip hiking)以及髂肌造成的髖屈曲


還有更讓你震驚的
髂腰韌帶其實是一條肌肉直到人生的第五個十年


髂腰韌帶擁有從腰骶神經幹(Lumbosacral trunk)以及內髂骨動脈(Internal iliac arteries)所分出的神經與血管, 成為從腹內壓到步行的重要過渡區

這條韌帶通常有髂腹股溝神經與骨外側皮神經在表面上
可能會產生轉移痛到大腿外側或是腹股溝

文獻指出, 這條韌帶也有痛覺與本體感覺
一方面有能力阻礙步行與與產生壓力的能力
另一方面支持步行時正確的姿勢與前述的力量傳遞

如果腰方肌與()髂肌有長期的緊繃
可以考慮它們與深層核心肌群間藉由這條韌帶的關聯

你可能會因為喪失腹內壓, 導致腰方肌與髂肌造成的活動降低
換句話說, 當發現慢性腰方肌與髂肌的問題, 千萬不要跳過深層核心肌群的評估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坐骨神經痛



原文連結 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sciatica-2/

我對於那些非醫療相關領域的人能夠知道解剖學或診斷名詞感到十分讚賞
這些詞彙如髂脛束(Iliotibial band), 腕隧道症候群(Carpel tunnel syndrome), ......等等
其中也包含了我最愛的診斷之一:坐骨神經痛

大多數人認為坐骨神經痛就是任何從背部開始一直發散下去到下肢的疼痛
也許一些解剖學上的釐清可以更恰當的說明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周邊神經中最粗大的一條
通常由脊椎L4-S3發出的神經所組成


這條巨大的神經通過坐骨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從骨盆穿出到臀肌區域
經常會被同樣位在坐骨大孔的梨狀肌(Piriformis)分開或壓迫

不只在梨狀肌是容易產生壓迫的區域
坐骨神經嵌在大轉子(Greater trachanter)坐骨粗隆(Ischial tuberosity)兩個巨大骨突間
在維持髖關節外轉的姿勢下, 也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壓迫

坐骨神經也穿過股二頭肌長頭(Long head of 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位於坐骨粗隆肌腱連接的深處

坐骨神經沒有支配任何關於大腿的感覺
前側, 後外側, 以及內側的感覺是由四條不屬於坐骨神經的神經所控制
分別是股神經(Femoral N.), 股皮神經(Femoral cutaneous N.), 股外側皮神經(Lateral femoral cuteneous N.), 以及股神經與閉孔神經(Obturator N.)的分支

所以如果你的大腿感覺麻木, 不要錯怪給坐骨神經
雖然坐骨神經支配了膕旁肌(Hamstring)的動作, 但一直到小腿為止都沒有感覺的支配
坐骨神經支配了小腿外側前後, 小腿後側以及足底與足背的感覺



因此, 真正的坐骨神經壓迫會產生小腿前外側與後側以及足底, 足背與足外側麻木或刺痛
然而許多宣稱有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通常都是大腿一直到小腿與足部的放射痛
大腿外側的放射痛通常更像是神經根病變(Radiculopathy)
是脊椎神經在下背區域受到壓迫的症狀
可能是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症狀, 而每一節椎間盤對的的神經分布稱為皮節(Dermatome)


如果你的疼痛放射到髖關節及大腿, 旋轉往下到足部先確定有沒有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L4-5神經根病變

如果放射痛是更向大腿後側往下以及/或者足部的外側(小指頭側)要確定有沒有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的L5-S1神經根病變

醫療專業人員會替你執行特殊的神經測試, 他們也可能選擇MRI來確認他們發現的問題
請記住:標準X光無法顯示出突出的椎間盤組織

由於神經跟病變與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式十分不同
請確定你有接受適當的檢查評估與治療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Saturday, February 13,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多裂肌




原文連結 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multifidus-lumborum/

多裂肌群是深層脊椎穩定系統(deep intrinsic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的一部分
 
多裂肌是脊椎橫突肌群(transversospinalis)的一個子肌群
這些肌肉通常從脊椎橫突連接到棘突


多裂肌會橫跨2-4節脊椎, 連接到各自的橫突上
這種結構讓多裂肌巧妙的扮演了節間穩定者的角色 

以及局部的伸展,側彎以及對側旋轉
 

多裂肌在腰薦區域(lumbaosacral region)特別強大, 連接在薦骨與髂脊(iliac crest)上並且固定在腰椎上的棘突,橫突,以及稱為乳突(mamillary process)的特殊區域上

 

因為多裂肌橫跨2-4節脊椎, 在腰椎與薦髂關節伸展時能扮演一個完美的穩定者

 
它也連接在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TLF)的深層, 使得多裂肌能協助成為深層脊椎穩定肌群以及呼氣肌肌群



多裂肌群通常會會被淺層的背伸肌所壓制, 像是豎脊肌
特別是胸腰區域的豎脊肌特別容易在胸腰交界處增厚,
產生一個移動的支點, 進而抑止多裂肌的穩定功能

 
連接在一起的東西並不會總是一起啟動
有些時候, 協同肌群可以壓倒一起產生動作的其他肌群

   
更複雜一點來看, 一個失去多裂肌控制腰椎能力的人可能會導致椎間盤突出
事實上, 我看過非常多腰椎肌盤突出患者的MRI有多裂肌的萎縮的現象 

特別在L4-L5以及L5-S1上

也會在有下交叉症候群以及無法執行骨盆反點頭(conternutate the pelvic)的患者身上看到


這種用可觀察到的喪失腰椎局部控制換取整體腰椎伸展的動作, 會造成下背及薦髂關節疼痛
 
要更好的運用多裂肌, 需要更專注在腰椎節間的控制動作

 
更好的整體脊椎協調以及更多的深層控制
可以避免屈曲與伸展失能的下背痛以及產生更好的復健成果

 
在橫平面與冠狀面上, 專注在較小的,更多控制的腰椎側彎與旋轉

想像在下背區域做搖頭公仔的動作, 我通常會在地鐵上, 排隊的時候, 或是在飛機上必須坐著的時候練習這個動作,這會讓你看起來似乎坐立難安
而當我替患者治療時, 我也使他們相信他們看起來該是這個樣子

此外, 不要讓過強的拮抗肌, 如髂肌與其他髖屈肌, 抑止多裂肌的控制
從座位起來並且伸展你的髖關節, 同時略微的輕推薦骨向前
這可以協助產生更多多裂肌的動作

要更好的協調多裂肌, 可以去看我的修改版Cat Camel drill, 脊椎的協同訓練可以幫助我們喚醒離心與向心的多裂肌位置(矢狀面上)


我的Croc-and-Roll影片會協助你使用多裂肌當做呼吸肌以及訓練節間的旋轉
 


Enjoy!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6

[翻譯] Anatomy Angel: 橫膈膜裂孔



原文連結: http://www.drdooleynoted.com/anatomy-angel-the-diaphragm-hiatuses/

Immaculate dissection I: Core concept的課程內
我們討論了三個橫膈膜結構上的自然裂孔(Hiatuse)



這些孔洞穿過橫隔膜, 讓其中的組織得以在胸腔與腹腔間連通

三個主要的裂口分別屬於:下腔大靜脈 (inferior vena cava) 主動脈 (aorta) 以及食道


這些裂口位於特定的脊椎節數上 產生活動限制的區域


下面是一個幫助記憶裂孔位置的口訣
“I ate (8) ten eggs at 12.”
I ate (8) = inferior vena cava at T8 下腔大靜脈位於T8
Ten Eggs = Esophagus at T10 食道位於T10
At 12 = Aorta at T12 主動脈位於T12
 
由於橫隔膜可以在這些組織周邊收縮, 可能造成通過這些組織的阻力產生變化



在下腔大靜脈的橫隔膜壓力會造成足部冰冷以及下肢循環不良
在大動脈的橫隔膜壓力會增加主動脈搏動(aorta pulse)的能見度以及造成主動脈過度伸展
在食道的橫隔膜壓力會造成胃酸逆流, 胃食道逆流疾病以及消化不良  
此外, 可能會因臟器反射轉移痛造成在對應的脊椎節數上有疼痛或是活動度問題

如果有上面提到的特定節數胸椎活動不足
就需要評估橫膈膜和其收縮(吸氣)以及離心負荷(吐氣)的能力

考慮呼吸在影響循環以及消化所扮演的角色


As always, it’s your call.

– Dr. Kathy Dooley

 All Right Reserved to Dr Kathy Dooley, Translated by I-Chen Liu
本著作由Dr. Kathy Dooley製作, I-Chen Liu翻譯